如何在 vCenter 中使用 vSphere Lifecycle Manager(vLCM)进行主机固件和驱动程序管理?
brightwing101:在vCenter中使用vSphere Lifecycle Manager(vLCM)进行主机固件和驱动程序管理,需遵循以下关键步骤及注意点: 基础配置: 确保vCenter及ESXi主机版本为7.0以上,且硬件供应商(如Dell、HPE)支持vLCM集成。 在集群级别启用vLCM,并配置硬件兼容性仓库(需供应商提供固件包)。 固件管理流程: 通过集群→配置→生命周期管理→镜像创建自定义镜像,整合ESXi版本、驱动及固件。 从硬件厂商下载合规的固件基准(如Dell的IMC Catalog),上传至vLCM仓库。 关联固件基准与主机镜像,确保驱动与固件版本兼容(例如NIC驱动需匹配固件更新)。 驱动管理策略: 采用基于供应商的驱动库(VIB),避免手动安装导致的依赖冲突。 通过硬件支持管理器(HSM)验证驱动与固件的兼容性矩阵。 合规性操作: 执行集群范围的检查合规性,识别偏差主机。 使用修复功能时,系统将自动进入维护模式并协调固件/驱动更新顺序。 风险控制: 更新前确保vSAN/HA集群具备冗余,避免同时维护多台主机。 对于异构硬件环境,建议按硬件型号分组并配置独立的基准镜像。 优先在非生产环境验证镜像的完整性,测试DPM、FT等高级功能兼容性。 扩展场景: 通过REST API实现自动化编排(例如关联Ansible)。 结合vRealize Log Insight监控固件更新日志,快速定位问题。 注:vLCM相较于传统Update Manager,强化了硬件堆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但需严格遵循厂商兼容性矩阵,否则可能引发硬件故障(例如RAID卡固件不匹配导致存储异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