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M技术库

如何在 Rocky Linux 中配置和管理网络接口的 IPv6 地址?

smalltree01:在 Rocky Linux 中配置和管理网络接口的 IPv6 地址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。这些步骤基于我在实际环境中的经验,涵盖了配置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案。 安装必要的工具:在开始之前,确保你的 Rocky Linux 系统已安装 ip 和 network 命令。这些工具通常在默认安装中可用。 查看当前网络接口:首先,通过以下命令查看当前的网络接口及其状态: ip link show 配置网络接口的 IPv6 地址:可以通过编辑网络配置文件或使用 nmtui 或 nmcli 工具来配置 IPv6 地址。以编辑配置文件为例,路径通常在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 下,文件名格式为 ifcfg-<接口名>。 例如,如果你的接口名为 eth0,则运行: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 在该文件中添加或修改以下行以配置静态 IPv6 地址: IPV6INIT=yes IPV6ADDR=<你的IPv6地址> IPV6_DEFAULTGW=<默认网关IPv6地址> 例如: IPV6ADDR=2001:db8::1/64 IPV6_DEFAULTGW=2001:db8::fffe 通过 NetworkManager 设置 你也可以使用 nmcli 命令来设置: nmcli con mod <连接名> ipv6.address <你的IPv6地址>/<前缀长度> nmcli con mod <连接名> ipv6.gateway <网关> nmcli con mod <连接名> ipv6.method manual 例如: nmcli con mod eth0 ipv6.address 2001:db8::1/64 nmcli con mod eth0 ipv6.gateway 2001:db8::fffe nmcli con mod eth0 ipv6.method manual 重启网络服务:配置完成后,重启网络服务以应用更改: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或者使用 NetworkManager: nmcli con up <连接名> 测试 IPv6 地址:最后,通过以下命令测试你的 IPv6 配置: ping6 <目标IPv6地址> 也可以使用 ip 命令查看当前配置: ip -6 addr show 实践中的经验和挑战: 设备兼容性:某些网络设备和路由器可能不完全支持 IPv6,因此在配置之前,确认设备的兼容性是重要的。 DNS 配置:如果你希望通过主机名而不是 IPv6 地址访问服务,确保已有对应的 AAAA 记录设置在 DNS 中。 防火墙规则:确保防火墙配置允许 IPv6 流量,使用 firewalld 或 iptables 添加相应规则。 调试工具:遇到问题时,可以使用 traceroute6、tcpdump 等工具来跟踪问题根源。 网络扩展性:在设计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和网络结构规划。 通过以上步骤和考虑,您可以在 Rocky Linux 中有效配置并管理 IPv6 地址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96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2-05 08:28:00

在 Rocky Linux 中,如何通过 nmtui 配置静态路由?

yanxi66:在 Rocky Linux 中,使用 nmtui 配置静态路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,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。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我的一些经验分享: 配置静态路由的步骤: 打开 nmtui:在终端中输入命令 nmtui,进入网络管理的用户界面。 编辑连接:选择“编辑连接”选项,找到你想要配置静态路由的网络接口(例如,eth0),然后选中它并选择“编辑”。 导航到 IPv4 设置:在接口编辑界面,导航到 "IPv4 CONFIGURATION" 部分。将“方法”设置为“手动”,并确保你已经正确配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。 添加静态路由:在同一界面,找到"Routes…"按钮(通常在这个界面的底部)。 点击该按钮后,可以添加静态路由。输入目标网络地址(例如 192.168.1.0)、网络掩码(例如 255.255.255.0)和下一跳地址(例如 192.168.1.1)。 点击“添加”后,再次检查输入的每一项,确保无误。 保存并退出:完成静态路由的配置后,按“OK”返回到连接编辑界面,最后选择“保存”并退出 nmtui。 重启网络服务:为了使配置生效,可以重启网络服务,输入命令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。 实践中的经验与挑战: 理解路由表:在配置静态路由之前,了解如何查看当前的路由表(使用 ip route 命令)是很重要的。这样可以帮助你确认新增的路由是否与现有的路由冲突。 网络规划:在多网络环境中,进行静态路由配置前最好先规划好网络结构,确保路由的设置符合网络架构设计,避免产生网络循环或地址冲突。 权限问题:确保有足够的权限来修改网络配置。在某些情况下,可能需要使用 root 用户或通过 sudo 提升权限。 故障排除:配置完成后,如果网络连接出现问题,可以使用 ping 命令测试各个跳点的连通性,并使用 traceroute 命令跟踪数据包路径,帮助确定问题所在。 配置备份:建议在修改网络配置之前备份当前的配置,确保可以快速恢复到先前的状态,特别是在生产环境中。可以通过 nmcli 工具导出配置。 通过以上步骤和经验,希望能帮助你在 Rocky Linux 中顺利配置静态路由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132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2-05 02:08:00

如何通过 Kubernetes(k8s) 配置服务之间的加密通信?

yunfei88:作为技术支持工程师,常用解决方案如下: 生成CA证书:使用OpenSSL创建自签名CA。 签发服务证书:为每个服务生成TLS证书并由CA签名,确保包含K8s DNS名称(如<service>.<namespace>.svc.cluster.local)。 创建Kubernetes Secret:将证书和私钥存储为TLS类型Secret。 挂载证书到Pod:在Deployment中配置volumeMounts,将Secret挂载到容器指定路径。 配置应用TLS:修改服务端和客户端应用配置,加载证书并启用HTTPS/mTLS通信。 启用客户端CA验证:将CA证书存入ConfigMap并挂载到客户端Pod,配置应用信任该CA。 验证加密:通过curl -v --cacert /path/to/ca.crt https://<service>或检查日志确认TLS握手成功。 补充方案:若需简化,可部署服务网格(如Istio),通过Sidecar自动注入实现mTLS: 安装Istio并启用自动mTLS。 配置命名空间启用STRICT模式。 应用无需修改代码,Sidecar代理自动处理加密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95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4-28 23:27:00

如何在 Rocky Linux 中使用 ping 和 traceroute 进行网络故障排除?

ecmelon:在 Rocky Linux 中,使用 ping 和 traceroute 工具进行网络故障排除是非常有效的。首先,ping 命令可以用来测试网络连接的可达性。通过发送 ICMP 回显请求至目标主机,ping 可以返回是否成功接收到回应,以及往返时间,这有助于判断网络是否正常。如果 ping 命令失败,可能表示目标主机不可达,或者网络存在故障。\n\n其次,traceroute 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路由,能够显示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每一个跳转节点,帮助识别在传输路径中可能出现的延迟或阻塞。如果某一节点存在异常,则更容易定位问题所在。\n\n作为 IT 经理,建议定期使用这些命令进行网络健康检查,并结合其他网络监测工具,确保网络环境的稳定和高效。同时,对团队进行培训,使他们熟悉这些基本故障排除工具,也是提升团队整体技术能力的重要措施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229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2-05 08:23:00

如何配置并启用 Rocky Linux 中的网络接口的内核参数?

linxiao09:要在 Rocky Linux 中配置并启用网络接口的内核参数,可以遵循以下步骤: 查看当前网络接口:首先,你可以使用 ip a 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中的网络接口及其状态。 编辑网络配置文件:Rocky Linux 使用 NetworkManager 管理网络接口。你可以通过编辑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<接口名> 文件来配置特定接口的参数,替换 <接口名> 为你的网络接口名称。例如,ifcfg-eth0。 配置文件示例:确保以下参数在配置文件中正确设置: DEVICE=<接口名> BOOTPROTO=static(或dhcp,取决于你的需求) ONBOOT=yes IPADDR=<你的IP地址> NETMASK=<你的子网掩码> 启用内核参数:如果你需要调整特定的内核参数,可以通过编辑 /etc/sysctl.conf 文件来实现。例如,增加以下内容以增强网络性能或安全性: net.ipv4.ip_forward = 1(启用 ip 转发) net.ipv4.conf.all.rp_filter = 1(启用反向路径过滤) 应用内核参数:使用 sysctl -p 命令应用你在 sysctl.conf 中所做的更改。 重启网络服务:使用命令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 或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服务,以使新的配置生效。 验证配置:最后,你可以再次使用 ip a 或 nmcli 命令来确认网络接口已经成功配置并处于活动状态。 以上步骤将确保你的网络接口和内核参数在 Rocky Linux 中成功配置和启用。建议在操作前做好备份,以防出现任何问题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77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2-09 16:17:00

如何在 Kubernetes(k8s) 中配置不同环境的配置文件以实现环境隔离?

guangming01:在Kubernetes中实现环境隔离的核心在于配置与资源的逻辑分离。根据经验建议:1. 使用Namespace划分环境(如dev/staging/prod),配合RBAC限制跨环境操作权限;2. 通过ConfigMap/Secret与环境变量解耦配置,建议采用Helm/Kustomize进行差异化配置管理,使用不同values文件或overlay区分环境参数;3. 资源隔离层面需设置ResourceQuota限制各环境资源配额,结合NetworkPolicy控制跨环境网络通信;4. CI/CD流程中应固化环境标识,通过自动化注入对应环境的配置与密钥。同时建议建立配置审计机制,避免生产环境配置误触达。关键是要保持基础配置的同源性,仅差异化必要参数,而非维护完全独立的配置文件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96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4-07 12:19:00

Red Hat和VMware vSphere的功能比较,哪个更适合大规模虚拟化?

vmstar01:Red Hat和VMware vSphere各有其优势,对于大规模虚拟化,VMware vSphere通常被认为更具成熟性和功能性,特别是在管理大量虚拟机的情况下。然而,Red Hat的OpenShift和KVM结合可以在开源环境中提供灵活性和成本效益,适合需要定制化的企业。\n\n延伸知识点:VMware vSphere的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功能。\n\nVMware vSphere提供的高可用性(HA)功能可以确保在硬件故障时,虚拟机自动迁移到其他正常运行的主机上,从而减少停机时间,并提高整体系统的可靠性。负载均衡功能通过VMware DRS(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)来实现,它可以根据虚拟机的资源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,以优化性能并确保所有虚拟机在不同主机上的负载均衡。这些功能使得VMware vSphere在大规模虚拟化环境中非常受欢迎,以保持业务连续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105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4-12-30 02:20:00

Kubernetes(k8s)中如何使用网络插件优化Pod间通信的性能?

slowfrost88:在Kubernetes中优化Pod间通信性能,可通过高性能网络插件(如Cilium、Calico)并启用eBPF加速。 延伸知识点:eBPF技术如何优化网络性能 eBPF(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)通过在Linux内核中运行沙盒程序,绕过内核复杂模块(如iptables),直接处理网络数据包。其核心优势包括: 零拷贝数据路径:eBPF程序在内核态直接处理数据包,避免用户态与内核态间的上下文切换; 规则快速匹配:使用哈希表存储网络策略,替代传统iptables的链式匹配,时间复杂度从O(n)降至O(1); 动态负载均衡:通过XDP(eXpress Data Path)实现旁路转发,减少协议栈处理开销。 例如,Cilium利用eBPF将Pod间通信的转发逻辑编译成eBPF字节码挂载到内核,相比传统CNI插件提升30%以上的吞吐量。配置时需确保内核版本≥4.19,并通过helm install cilium cilium/cilium --set eBPF.enabled=true启用eBPF模式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70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2-16 23:59:00

如何在 Rocky Linux 中诊断网络延迟问题并进行优化?

zhongtian99:在 Rocky Linux 中诊断网络延迟问题并进行优化,可以遵循以下步骤: 基本网络配置检查:确认网络接口的配置是否正确,包括 IP 地址、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。可以使用命令 ip a 来查看网络接口状态。 使用工具监测网络延迟:可以使用 ping 命令检测到目标主机的响应时间,例如 ping [目标IP]。通过分析延迟数据,可以识别问题所在。 更高阶诊断工具:使用 traceroute 命令可以帮助确定网络包经过的路径及每一跳的延迟,这有助于发现是否在特定路由上出现问题。 检查网络流量:通过 iftop 或 nload 等工具,监控实时网络流量,识别高流量的进程或网络接口,判断是否是造成延迟的原因。 网络拥塞与丢包问题:使用 mtr 工具结合 ping 和 traceroute 功能,持续追踪网络质量,评估网络丢包情况。 TCP/IP 参数调整:优化 TCP/IP 堆栈参数,可以通过调整 /etc/sysctl.conf 文件中的设置,如 net.ipv4.tcp_rmem 和 net.ipv4.tcp_wmem 等,来提高网络性能。 QoS (服务质量) 配置:如果网络中存在多个服务,可以通过配置 QoS 来优化带宽分配,确保关键应用得到优先处理。 硬件检查:确认网络硬件(如交换机、路由器和网卡)是否正常工作,是否需要更新固件或替换损坏的设备。 监控与日志分析:持续监控网络性能和记录日志,利用如 Nagios 或 Zabbix 等监控工具,以便及时发现并排查问题。 定期维护:定期检查和维护网络设备及系统更新,以确保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 通过这些步骤,可以有效地诊断和优化 Rocky Linux 中的网络延迟问题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278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1-01 21:07:00

如何通过 esxcli 在 ESXi 8.0 中配置 VLAN ID?

zhongtian99:在ESXi 8.0中通过esxcli配置VLAN ID的步骤如下: 列出当前vSwitch:esxcli network vswitch standard list,确认目标vSwitch名称(如vSwitch0)。 创建/修改端口组: 新建端口组:esxcli network vswitch standard portgroup add --portgroup=<名称> --vswitch=<vSwitch名> --vlan-id=<ID> 修改现有端口组:esxcli network vswitch standard portgroup set -p=<端口组名> --vlan-id=<ID> 验证配置: 使用esxcli network vswitch standard portgroup list查看端口组的VLAN ID。 通过esxcfg-vswitch -l检查vSwitch及端口组绑定状态。 注意事项: VLAN ID范围0-4094,0表示禁用VLAN标记。 物理交换机端口需配置为Trunk模式并允许对应VLAN通过。 若使用分布式交换机(vDS),需通过vCenter操作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110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4-06 11:12:00

ESXi 8.0 中如何配置并使用分布式资源调度(DRS)实现集群内负载均衡?

sunflowerrrr:在ESXi 8.0中配置并使用分布式资源调度(DRS)实现集群负载均衡的核心步骤如下: 集群创建与DRS启用 在vCenter中创建集群时勾选“启用DRS”,选择自动化级别(全自动/半自动/手动)。全自动模式下DRS会自动迁移虚拟机以实现负载均衡。 配置DRS参数 迁移阈值:调整滑块(1-5级),数值越高代表DRS对资源不平衡容忍度越低,迁移更频繁。 预测性DRS(可选):结合vRealize Operations实现基于历史数据的主动负载优化。 设置关联性规则 定义VM-VM或VM-Host关联/反关联规则,防止特定虚拟机被迁移或强制分散部署(如避免单主机过载)。 监控与调优 通过vCenter“建议”标签页查看DRS生成的迁移建议,手动批准或自动执行。 使用性能图表(CPU/RAM/磁盘延迟)验证负载均衡效果,必要时调整阈值或规则。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主机vMotion网络配置正确且延迟<10ms,共享存储可用。 DRS依赖ESXi主机的硬件兼容性(需相同CPU厂商及支持EVC模式)。 企业版以上vSphere许可证为必选项。 过度使用反关联性规则可能导致资源碎片化,需定期评估规则合理性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112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4-26 03:24:00

如何为 ESXi 主机配置多因素身份验证(MFA)?

ptfly66:为ESXi主机配置多因素身份验证(MFA)需通过集成RADIUS服务器实现,步骤如下: 部署RADIUS服务器:例如FreeRADIUS或Microsoft NPS,配置其与MFA服务(如Google Authenticator、Duo或Microsoft Authenticator)集成。 配置ESXi认证: 在ESXi主机启用SSH,通过命令行执行:esxcli system secauth radius add --server <RADIUS_IP> --secret <共享密钥> --group <可选用户组> 启用RADIUS认证:esxcli system secauth radius set --enabled true 防火墙放行:开放ESXi防火墙UDP 1812/1813端口:esxcli network firewall ruleset set --ruleset-id radiusClient --enabled true 验证配置:使用/var/log/radius.log及RADIUS服务器日志排查问题。 冗余与备份:部署多台RADIUS服务器,避免单点故障,并定期备份ESXi配置。 注意:需确保ESXi版本兼容性,且MFA仅适用于UI/API登录,不影响Hypervisor底层服务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80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5-28 07:22:00

如何在 vCenter 中配置并使用 vSphere Fault Tolerance(FT)保障虚拟机高可用性?

snowlion77: 环境检查 确认vSphere版本为6.7及以上且具备Enterprise Plus许可证。 确保主机CPU支持FT且位于同一集群,虚拟机无快照、未挂载CD-ROM/ISO,磁盘为厚置备热清零(Eager Zeroed)。 验证主机间网络延迟≤1ms,带宽≥1Gbps,且已配置FT日志传输专用VMkernel端口。 启用FT 在vCenter中右键目标虚拟机,选择【故障容错】→【启用FT】。 选择辅助虚拟机存储位置(自动或手动指定数据存储/主机)。 等待初始化完成,系统自动创建辅助虚拟机(Secondary VM)。 验证配置 检查虚拟机状态栏显示“受FT保护”。 通过【监控→故障容错】确认主/辅虚拟机心跳正常。 执行主虚拟机强制关机测试,观察辅助虚拟机是否无缝接管(业务无中断)。 运维管理 避免对受FT保护的虚拟机直接操作快照或Storage vMotion。 定期检查主机CPU兼容性,尤其是升级后。 通过vCenter告警监控FT网络延迟及日志传输异常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71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6-02 19:53:00

使用kubeadm时,如何在Kubernetes(k8s)集群中配置Pod的资源限制?

lingyun99:在使用kubeadm配置Kubernetes集群时,为Pod设置资源限制是一项重要的操作,这可以帮助确保应用程序在集群中有效运行,同时避免资源争用。以下是一些配置Pod资源限制的步骤和最佳实践: 定义资源限制和请求:在Pod的YAML定义文件中,可以使用resources字段来设定每个容器的资源限制和请求。 requests:保证Pod可以获取的最低资源量。 limits:Pod可以使用的最大资源量。 示例: apiVersion: v1 kind: Pod metadata: name: example-pod spec: containers: - name: example-container image: nginx resources: requests: memory: "64Mi" cpu: "250m" limits: memory: "128Mi" cpu: "500m" 使用LimitRange:在命名空间中可以定义一个LimitRange对象,以便全局统一管理资源限制和请求。这确保了在命名空间中创建的所有Pod都有一致的资源管理策略。与Pod定义类似,LimitRange可以设定默认的请求和限制。 示例: apiVersion: v1 kind: LimitRange metadata: name: limit-range namespace: default spec: limits: - default: cpu: 500m memory: 128Mi defaultRequest: cpu: 250m memory: 64Mi type: Container 监控和调整:在集群中部署应用后,使用监控工具(如Prometheus和Grafana)来监控Pod的资源使用情况。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资源限制,确保应用程序在性能和资源消耗之间取得良好平衡。 避免过度配置:为Pod设定过高的资源限制会导致资源浪费,而设定过低的限制则可能导致应用性能下降。因此,在设置资源限制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估算。 测试和验证:在生产环境部署之前,在测试环境中验证资源配置是否能满足应用在高负载下的需求,确保配置是合理的。 总结来说,通过适当的资源请求和限制配置,不仅能提高应用的可用性,还能提高Kubernetes集群的整体效率。在使用kubeadm管理集群时,遵循以上指导原则,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健康和高效的Kubernetes环境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63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4-12-29 10:57:00

Nutanix 在容器化和 Kubernetes 管理方面如何与 VMware Tanzu 竞争?

linxue99:Nutanix与VMMware Tanzu在容器化和Kubernetes管理领域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架构设计、产品整合及生态策略的差异上。Nutanix通过Karbon平台提供原生Kubernetes服务,深度集成其HCI基础设施,实现计算、存储、网络的统一管理,尤其擅长在混合云场景中快速部署和管理有状态应用。VMware Tanzu则依托vSphere的虚拟化基因,通过Tanzu Kubernetes Grid强化与现有VMware环境的兼容性,更适合需要虚拟机和容器混合编排的企业。Nutanix的核心优势在于极简运维和跨云一致性,而Tanzu在VMware存量市场的转化效率更高。建议企业根据现有技术栈复杂度、团队技能储备及未来多云战略进行选型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85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4-02 13:58:00

如何防止 ESXi 中的 ESXCLI 命令被未授权人员执行?

mingbai22:要防止 ESXi 中的 ESXCLI 命令被未授权人员执行,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: 使用强密码:确保所有与 ESXi 主机访问相关的用户账户使用强密码,定期更新密码,并避免使用默认密码。 限制用户权限:为不同用户分配具体的权限角色,只授予用户执行所需命令的最低权限。可使用 vSphere Client 或 vim-cmd 修改角色。 启用 SSH 访问控制:尽量避免启用 SSH 访问,或在必要时进行严格控制。确保通过防火墙限制 SSH 访问,仅允许特定的 IP 地址进行远程访问。 启用二级身份验证:如果可能,启用二级身份验证机制,如使用 RSA SecurID 或其他身份验证设备,增加安全性。 定期审计用户活动:定期检查 ESXi 主机的日志文件,监控潜在的未授权活动。 可以使用 vSphere 中的审计功能记录和查看所有用户活动。 使用专用管理网络:将 ESXi 主机管理与虚拟网络分开,使用专用IP和VLAN来隔离管理接口。 更新补丁和固件:保持 ESXi 主机和相关组件更新至最新的补丁版本,以防止潜在的安全漏洞被利用。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: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进程,以减少攻击面。 使用防火墙规则:在物理或虚拟防火墙上设置规则,仅允许可信设备访问 ESXi 的管理接口。 进行安全培训:对使用 ESXi 的管理员和用户进行安全意识培训,让他们了解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最佳实践。

问题浏览数Icon
102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4-12-30 15:14:00

如何在 Linux 中配置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环境以提升系统稳定性?

dongyue22: 安装基础工具 使用 apt 或 yum 安装高可用组件: apt install pacemaker corosync haproxy keepalived # Debian/Ubuntu yum install pacemaker corosync haproxy keepalived # RHEL/CentOS 配置 Corosync 集群 生成认证密钥:corosync-keygen 修改 /etc/corosync/corosync.conf,定义节点 IP 和集群参数: nodelist { node { ring0_addr: 192.168.1.10 } node { ring0_addr: 192.168.1.11 } } 启动服务:systemctl start corosync pacemaker 配置 VIP(虚拟 IP) 使用 crm 命令行工具: crm configure primitive vip ocf:heartbeat:IPaddr2 params ip=192.168.1.100 cidr_netmask=24 op monitor interval=30s 部署负载均衡(HAProxy) 编辑 /etc/haproxy/haproxy.cfg,定义前端和后端: frontend web bind *:80 default_backend servers backend servers server s1 192.168.1.10:80 check server s2 192.168.1.11:80 check 启动服务:systemctl restart haproxy 配置 Keepalived(可选双 VIP) 修改 /etc/keepalived/keepalived.conf,设置主备节点和 VIP 漂移规则 验证与测试 检查集群状态:crm status 使用 curl http://VIP_IP 验证负载均衡 模拟节点故障观察 VIP 自动迁移

问题浏览数Icon
82
问题发布时间Icon
2025-03-31 16:49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