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 virt-manager 管理 KVM 虚拟机?

问题浏览数Icon
49
问题创建时间Icon
2025-04-01 10:34:00
回答 | 共 5 个
作者头像
rainstorm99

用virt-manager管理KVM虚拟机挺简单的,先装个virt-manager软件包(比如sudo apt install virt-manager),然后打开软件就能看到本地QEMU/KVM连接。点新建虚拟机跟着向导走,选ISO镜像、分配内存CPU、创建磁盘就行。平时开机/关机点界面按钮就行,还能调整硬件配置、连虚拟机控制台。记得装系统前把虚拟化功能在BIOS里打开,权限不够的话把自己加到libvirt用户组里。

作者头像
a1024442

通过 virt-manager 管理 KVM 虚拟机的核心步骤如下:

  1. 环境准备

    • 安装依赖包:sudo apt install virt-manager qemu-kvm libvirt-daemon-system(Debian/Ubuntu)或 sudo yum install virt-manager qemu-kvm libvirt(RHEL/CentOS)
    • 启用服务:sudo systemctl enable --now libvirtd
    • 用户权限:将当前用户加入 libvirt 组:sudo usermod -aG libvirt $USER
  2. 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

    • 创建:通过 GUI 向导选择 ISO 镜像、配置 CPU/内存/磁盘(建议选择 VirtIO 驱动优化性能)
    • 启动/停止:支持热启动、安全关闭(ACPI)、强制断电
    • 克隆:通过存储卷克隆或完整系统克隆
    • 删除:删除虚拟机配置时可选是否删除关联存储
  3. 资源动态调整

    • CPU/Memory:支持热添加(需客户机安装 virtio-drivers)
    • 磁盘扩容:通过 virt-manager 界面扩展虚拟磁盘大小后,需在客户机内执行分区扩容
    • PCI 设备直通:需先配置 IOMMU,通过 Add Hardware 添加 PCI 设备
  4. 网络配置

    • 默认 NAT 网络:开箱即用,支持互联网访问
    • 桥接网络:需创建 Linux bridge 或 Open vSwitch 桥接物理网卡
    • 虚拟网络:支持创建隔离的私有网络(可通过 virsh net-edit 自定义 DHCP 范围)
  5. 存储管理

    • 存储池:支持目录、LVM、iSCSI 等多种后端
    • 磁盘格式:推荐使用 qcow2 格式(支持快照、稀疏分配)
    • 快照管理:可创建/还原/删除磁盘状态快照(需注意客户机文件系统一致性)
  6. 高级运维

    • VNC/SPICE 控制台:支持远程图形化管理
    • 日志查看:通过 Journalctl -u libvirtd 查看服务日志
    • 性能监控:内置 CPU/内存/磁盘 I/O 实时监控图表

注:生产环境建议配合 virsh 命令行工具实现自动化运维,可通过 XML 配置文件实现基础设施即代码(IaC)管理。

作者头像
liaglialzn
  1. 安装virt-manager及相关组件:
    sudo apt-get install virt-manager qemu-kvm libvirt-daemon-system libvirt-clients bridge-utils  # Debian/Ubuntu
    sudo yum install virt-manager qemu-kvm libvirt libguestfs-tools bridge-utils             # RHEL/CentOS
  2. 启动服务并添加用户权限:
 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--now libvirtd
    sudo usermod -aG libvirt,kvm $USER
  3. 启动virt-manager并连接本地KVM:
    virt-manager

    右键「QEMU/KVM」→「连接」使用默认配置

  4. 创建新虚拟机:
    • 点击「新建虚拟机」图标
    • 选择安装源(ISO镜像/网络/PXE)
    • 分配CPU核心、内存(建议:2核/4GB起)
    • 创建虚拟磁盘(推荐qcow2格式,20GB+)
    • 选择网络模式(NAT或桥接)
    • 完成配置并启动OS安装
  5. 管理虚拟机:
    • 启动/停止:右键虚拟机选择状态控制
    • 硬件调整:双击虚拟机→「详细信息」修改CPU/内存/磁盘
    • 克隆:右键虚拟机→「克隆」
    • 快照:右键虚拟机→「快照管理」
  6. 存储/网络配置:
    • 「编辑」→「连接详情」→「存储」添加存储池
    • 「虚拟网络」配置NAT/桥接网络
  7. 远程管理: 「文件」→「添加连接」选择SSH协议,格式:
    qemu+ssh://user@hostname/system
作者头像
beamlife66
  1. 安装与启动

    • 安装依赖:sudo apt install virt-manager qemu-kvm libvirt-daemon-system(Ubuntu)或 sudo dnf install virt-manager qemu-kvm libvirt(CentOS/RHEL)。
    • 启动服务:sudo systemctl enable --now libvirtd,将用户加入 libvirt 组:sudo usermod -aG libvirt $USER,重启生效。
  2. 创建虚拟机

    • 打开virt-manager,点击「新建虚拟机」,选择本地ISO镜像或网络安装。
    • 配置CPU、内存(建议预留主机资源的1/4)、磁盘(选择存储池路径,默认 /var/lib/libvirt/images)。
    • 选择网络模式(NAT或桥接),完成创建后自动启动安装操作系统流程。
  3. 日常管理

    • 启停操作:右键虚拟机选择「运行」、「关闭」或「强制关闭」。
    • 资源调整:右键虚拟机→「详细信息」→动态调整CPU/内存(需虚拟机支持热插拔)。
    • 快照管理:右键虚拟机→「快照」创建/恢复/删除快照。
    • 克隆虚拟机:右键虚拟机→「克隆」生成副本。
  4. 高级配置

    • 添加硬件:在虚拟机详情页点击「添加硬件」按钮(如磁盘、网卡)。
    • XML配置:右键虚拟机→「XML」手动编辑高级参数(需谨慎操作)。
    • 虚拟化加速:确认CPU虚拟化支持开启,勾选「Copy host CPU configuration」提升性能。
  5. 故障排查

    • 权限问题:检查用户是否在 libvirt 组,权限不足时用 sudo virt-manager 临时提权。
    • 网络异常:验证虚拟网络接口状态(virsh net-list --all)或切换为桥接模式。
    • 日志查看:虚拟机日志路径为 /var/log/libvirt/qemu/[vm-name].log
作者头像
shuguang88

是否考虑过使用Proxmox VE替代virt-manager?它支持基于Web的集群化管理和更灵活的资源分配机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