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Kubernetes中配置多租户存储隔离需结合命名空间、RBAC、存储策略及资源配额。关键步骤如下:
- 命名空间隔离:为每个租户创建独立Namespace,作为资源边界。
- RBAC控制:通过Role/RoleBinding限制租户仅能访问自身Namespace内的PersistentVolumeClaim(PVC)。
- 存储类策略:
- 使用StorageClass定义租户专属存储后端(如Ceph/RBD、NFS子目录)
- 启用Volume Binding Mode控制PV绑定逻辑
- 动态资源配额:
- ResourceQuota限制Namespace的存储总量
- LimitRange控制单PVC容量
- 网络策略:NetworkPolicy限制Pod与存储服务的跨租户通信
- CSI扩展:通过CSI驱动参数传递租户ID,实现存储后端级别的隔离
- 安全增强:
- PodSecurityPolicy限制非授权存储挂载
- 加密敏感存储卷(使用Secrets Store CSI Driver)
- 审计监控:独立记录各Namespace的存储操作日志 注:云厂商(如AWS EKS)需结合IAM策略实现存储桶级隔离,OpenShift平台可通过SCC加强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