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bernetes中的kube-proxy通过监听API Server中Service和Endpoints的变化,动态更新节点的网络规则(如iptables或IPVS规则)来实现服务负载均衡。当请求到达Service的ClusterIP时,kube-proxy配置的规则会根据负载均衡策略将流量分发到后端Pod。
延伸知识点:IPVS模式的工作原理。IPVS(IP Virtual Server)是kube-proxy的一种负载均衡模式,直接在内核空间基于四层协议处理流量。相比iptables的线性规则匹配,IPVS通过哈希表存储规则,支持更高效的流量调度,并提供了多种调度算法(如轮询rr、加权最小连接wlc、源地址哈希sh等)。IPVS模式在超大规模集群中性能显著优于iptables,因其规则更新和匹配的复杂度为O(1),避免了iptables规则链过长导致的性能衰减。